一祠八堂之年老时学习佛家 |
一祠八堂之年老时学习佛家
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三大精髓,三家智慧各有侧重,而这种不同侧重恰恰可以对应人生的三
大阶段——年轻时、中年时、年老时。中国文化因儒释道的融合而趋向圆满,人生三阶段如
果能贴合这三家的根本精神,同样可以趋向圆满。这是人生的三种大修行,也是人生的三种
真境界。
年老时学佛家
人到了老年,已经看惯世间祸福成败,历尽人间沧桑巨变,是到了觉悟和放下的时候了。觉
悟才能放下,放下就是觉悟,这正是佛家人生智慧的义谛。
放下,是不再计较。经历了那么多坎坷曲折,看过了那么多悲欢离合,心性打磨了大半辈子
,应当有一份沉稳淡定、宠辱不惊的质地,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爱争、在乎,于是计较得就会
越来越少。人生就是这样,经历过,才会甘心;经历够了,才会放下。年老之时,正是考验
一生之心性质地的时候。
至于名利,或者该有的已经有了,或者没有但已经不再上心。因为到了这个年纪,更懂得以
前的那种活法是多么累;也看清了凡事有得必有失,为了得到一些东西,也失去了另一些,
甚至更多。所以更加珍惜当下,更愿意去欣赏身边生活中的美好,心时时跟自己待在一起,
踏实安然。
这时的心态,就是平和淡然。这种平和,是一种历经风吹雨打后的坚韧;这种淡然,是一种
看破后的达观。往后看,是苏东坡的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”;往
前看,是庄子的“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驹之过隙,忽然而已”;合起来看,是李白的“浮生
若梦,为欢几何?”,《金刚经》的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。能有此感,就是真的放
下了。
“放下”,只是佛家的一面;另一面,则是“慈悲”。看过和经历过那么多爱恨悲喜,看到
世间还有无数人在欲海中沉浮,作为过来人,心中如何不会有一份大悲悯?所以很多的老人
,我们常常能感觉到他们不仅平和安宁,而且慈祥善良,他们更体谅他人,更重人情道义,
更加古道热肠,更能乐善好施。
所以,年老时学佛家,要抵达的,就是八个字:心中安然,与人为善。
一祠八堂教化产业由字道元码系统研习者宾子及其团队发起,其遍布全国的部落公司为字道
文化产业营运载体,以字道元码思维为核心,以人才孵化和项目孵化为支柱,致力于构建一
个可持续发展的幸福生态空间。
一祠八堂目前已在全国成立15个部落公司,2017年将在全国布局160个部落公司,以及布局40
个创新实体文产项目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