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祠八堂之漆艺绵延数千年,曾是国力强盛的衡量标准 |
一祠八堂是指一个字道祠堂、八个字道学堂。字道祠堂坐落重庆总部,八个字道学堂为釜舟学堂、鬼谷学堂、伯马学堂、调御学堂、三鼓学堂、授渔学堂、鸣金学堂、归一学堂。
漆艺绵延数千年种,是传统工艺中的一种,却在继承和发展,兴盛和隐没之中年华老去
秦汉时期国之漆,秦占七,秦东陵被盗墓,流出一件高柄漆灯,铭文“相邦薛君八年造”,是孟尝君在秦国为相期间生产的漆器。秦汉时期漆林遍植,“国之漆,秦占七”,这是军事和生活用品大量使用漆器的原因。
将大漆涂抹在木头表面,最初是为了使之坚硬,防止腐朽。恺甲要涂漆,木鞋木柜也要涂漆,乌纱帽和侍女的假发都要涂漆,可见漆器当时生产之巨,这也是一个国家国力强盛的衡量标准之一。
不敌陶瓷,漆器退出生活舞台
丝绸之路上,漆器还从大唐运出,换回黄金。1888年,欧洲皇室贵族以有中国的漆器柜子为荣,柔美的风景图案有着独特的文化气息。银色漆片,金丝勾勒,母贝点缀着上面的景致与人物,这是来自远方的古老和奇异的美学。时间润养下的漆艺经过逐年的累积,似乎成了人们因熟悉而厌倦的负担,当陶瓷出现,制作快速且价格低廉的陶瓷与费时费力、代代应用的漆器相互博弈,漆器难抵瓷器的凌厉之势,退出了生活用品的舞台。
漆艺的涵融,开放与自足
8000年历史的古老漆艺正遭遇着全球化时代的多元当代艺术。错位洽恰提供了富于活力的艺术成长空间,漆材质的优越性应运而出,正初露其不尽的内涵。 在世纪之交,在“后现代”艺术淡出历史的时刻,在当代艺术的黄昏中,中国却迎来的漆艺术的复苏、成长与初步的收成。对于漆艺,很难用崛起或衰落这样的词来形容,毕竟历史变迁,时间积淀,各种力量的汇聚让漆艺的轨迹几经波折,应用变得复杂。但是很庆幸,这门美丽而古老的技艺能绵延至今,重焕光彩。
一祠八堂教化产业由字道元码系统研习者宾子及其团队发起,其遍布全国的部落公司为字道文化产业营运载体,以字道元码思维为核心,以人才孵化和项目孵化为支柱,致力于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幸福生态空间。一祠八堂目前已在全国成立15个部落公司,2017年将在全国布局160个部落公司,以及布局40个创新实体文产项目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