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人光荣_秦周顺(志成网络) |
军人光荣
秦周顺
心的庄严源于心中有了神圣。
人民子弟兵始终是我心中的神圣。
三十多年前,村里的路上过兵。二十多辆坦克,排成一字蛇阵,啃着路面,轰隆隆从庄前徐徐驶过。每辆坦克顶上都站着两名威武的身穿绿装的军人,其中一人背上竖着一根无线电。
尽管坦克过后扬起的尘土荡了一身灰,但就在那一刻,一个部队的概念在心中形成,国防的力量从整齐的坦克车上喷射而出,有这支坦克部队在,我国就有一道钢铁长城。
同年的一个秋日,一支部队拉练到我村,两个年轻军人住到了我家。
两位军人,都是一米七多的个子,脸庞英俊。其中一位面色稍黑,湖北人,通信排排长。另一位面色白晰,河南信阳人。
熟识之后,他俩说是表兄弟。怎么可能呢?两个省人。那位排长告诉我:湖北紧挨着河南,两个村只隔十里地,都在鸡公山下,鸡公山上那只大公鸡面向河南,啄着河南,肥着湖北,湖北比你们河南有啥吃。
“有啥吃为什么你比河南表弟瘦?”我认真地反驳。
“有啥吃、吃的好才能长成我这个样子”排长开玩笑地说。
到底是排长,几句话说得我与军人一下子拉近了距离,不仅湖北河南连在了一起,而且军人百姓连在了一起。
自从他俩住到我家后,院落总是干干净净,水缸总是满满登登。
队里分红薯时,他俩一个推上小推车,一个担上活眼篓,两趟就把我家六口人所分的红薯全部运回。
当我把馏熟的红薯递给他俩时,他俩异口同声拒绝:“我们吃过了”。
“尝尝我家的红薯,好吃着呢,面得很。”不管我怎么恳求,他俩像不喜欢吃红薯似的毫不动摇。
“湖北有红薯吗?”我问。
“我们那里都种水稻。”排长骄傲地回答。
“那你尝尝吗,就一块红薯。”我继续劝说。
“我们有纪律!”他坚定地说。
“你俩不吃,明天不要再去帮我家分红薯了。”我(du)气地说。
“帮助老乡是我们当兵的义务。”他俩不容置辩地齐声说。
就是通过这番话,我懂得了什么是秋毫无犯的严明纪律,什么是自觉服务百姓的神圣义务。
他俩住的房子始终没锁过。当我好奇地走进他们的临时营房时,两个四四方方的被褥块端放在平整的前后炕上。
“你们怎么叠成这样的?”我有点不相信这是人手而为。
听到我说这句话,排长立即向他表弟发出命令:“你给他叠叠看。”
于是,排长站在一旁,表弟一手从炕上拎起叠好的被褥块,三下五除二把背包带松开,抻开被子,然后一眨眼功夫又把绿色军被褥叠得像个豆腐块,极其方正,有角有棱。
“每天都这样叠,你们不怕麻烦吗?”我有点不解的问。
“这有什么麻烦呢?做什么养成习惯就好了,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。”排长教育我。
此时,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好习惯,干什么都得有个样子。
不到一个月,两位军人离开了我家。说是已拉练结束,要回师部去。走时他俩分别赠给我与哥哥一个红色塑料笔记本。
望着他俩离去的背影,我与哥哥不约而同从口中喊出:我也要去当兵!当和你们一样的兵!
五年以后,十八岁的哥哥应征入伍。我家大门前挂起了“光荣军属”的牌子。没几年,哥哥在部队获得的奖状贴满了家中的墙。
没能去当兵,是我一生的遗憾。
近几年,我有幸多次到军营义诊。看着营房整齐的面貌,军人飒爽的英姿,一股高昂的士气扑面而来,仿佛每位战士都像以前在我家住过的两位军人,都像我当年参军的哥哥。
去年在军营与一位营长聊:“你们一个营能解决黄岩岛吗?”
“没问题!”营长毫不犹豫地表态。
今年在另一个军营又问一位营长:“你们营能解决钓 鱼岛吗?”
“那是一定的!”营长斩钉截铁地回答。
听了两位营长富有胆魄的话,我的心头一热,踏实得直想高歌一曲。
有这样敢于担当充满豪气的营长,有一茬茬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人民子弟兵,我国的钢铁长城就坚不可摧,我们的人民是多么的幸福!
每位我接触过的军人都是一座光荣灯塔,照耀着我像军人一样,守纪律,尽义务,好习惯,有样子,敢担当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于牺牲,乐于奉献。
我庄严地大声呼喊:军人光荣!